第十八章 AE86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读】地址:bbiqudu.com
唐苏凡让刘骁先将两箱铜钱搬到家里放钱的地窖,再把马车拉货的车架先扔在了自己的院子里,然后让他直接牵着送钱过来的马跟着他去刘木匠哪里。
几人在村子里几经绕道,便来到了刘木匠的家里的工坊。
刘木匠让家里的学徒从宅房侧边将一辆盖着麻布的马车人力拉了出来。
刘木匠对着唐苏凡说道:“苏凡啊,你来揭布吧。”
唐苏凡看了一眼,然后直接将盖住马车的麻布抓住一角,猛的一拉。
然后便是一个装饰精致,雕工精细的四轮马车出现在了眼前。
四轮马车在中国最早出现于宋代,始称‘太平车’,且数目也不多。
由于古代技术落后,和地形限制,加上其转向问题无法解决,一般只用于人力拉栽牲畜。
古代老式太平车虽然载重大,但缺点是实在太慢了,日行不过三十里,所以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虽经明朝通过革新已有发展,载重可达五十石,速度也稍显提高,但依旧有记载指出其固有的缺陷:凡大车行程,遇河亦止,遇山亦止,遇曲径小路亦止。
十二世纪初,西方开始以马车取代牛车成为运输主力,平原地区慢慢开始了了对四轮马车的改造,直到后面甚至出现了十七世纪四轮马车组成车队形成的一种经济模式。
二轮马车改进至四轮马车的关键在于转向问题,只要轴转问题得到解决,那么造出来的四轮马车的舒适度可是要远高于二轮马车。
可唐苏凡前世只是个文科生,也不是什么理工大佬重生,也只记得简单的单轴转向原理,再加上一个超简化的滚珠轴承。
将这些东西画了个大概的图纸给了刘木匠,就是看看能不能跟刘木匠一起将这四轮马车的转向问题给解决了。
其实唐苏凡心里都没底,没想到刘木匠自己这十来天还真给琢磨透了,这单轴转向还给弄了出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