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我是赵括,人在长平
导航

第三百九十六章 赵军反击秦军退,钳形攻势阻归途

【第1/2页】

笔趣读【bbiqud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是赵括,人在长平》最新章节。

不得不说,帝王的“平衡之道”那是刻入了骨血里头的。

即便再最危急的时刻,秦王依旧不忘平衡之术,将麾下的兵权一分为二,分令自己最为信任的宦者令和两朝元老司马领之。

他却不知,他最信任的宦者令却不是秦人而是赵人。而这样的平衡之道,显然给了宦者令最好的插手军权的时机与借口。

当然,表面上,宦者令依旧维持这他谦卑的姿态。

“司马将军,今事急矣。请尽管下令,小人必以将军之令为尊也!”不待司马错客气一番,宦者令转过身便立即表态道。

面对秦王的“平衡之道”,司马错心中很不是滋味,虽然司马错能够理解秦王的用意,但心中不免还是对秦王的“不信任”颇有微词。当然更重要的是,如今正是危急之时,能够突出重围尚未可知,而行军之中,最忌讳的就是令出多门。

而宦者令的抢先表态无疑是对司马错最好的支持,闻听宦者令的言语,老将司马错也是长舒了一口气。

当然,宦者令这样做的目的却也不是真的为了秦军着想,想要拖延离去的进程,宦者令有太多的办法了。而野蛮顶撞的办法显然是最下的下策,一旦司马错告状,秦王必然会听从司马错的建议,如此一来,自己的阻扰不仅不会成功,反而会引起秦王的不满乃至猜疑。

不如索性将指挥权让渡出去,不仅能够收获司马错的好感与友谊,更重要的是:既然涉及大方向的指挥权让了出去,那么那些调兵遣将的细节,司马错必然不会过多的过问,甚至司马错还会主动询问自己的意见,这是不言而喻的默契。

如此一来,宦者令便可“党同伐异”,趁着这次突围的机会,真正地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一部护卫在秦王身边的战力,相信对于赵国而言,这样的一只在秦军腹心的一只军队,比拖延个一刻钟,更为重要。

很快,在司马错的指挥和宦者令及楚王的密切配合下,秦军的后军终于开始缓缓转向。

这令还在前线苦苦支撑的蒙骜稍稍有些些许的安慰。

前军近十万大军几乎在一瞬间便被赵军的雷霆之势给破了,而这十万大军之中有一多半是秦军,因为只有秦军才会跑得那么快,才会最先丧命在赵军的反击之中。

不过盏茶的功夫,毫无章法的前军几乎就被赵军屠戮殆尽。

来不及悲伤,更来不及愤怒,蒙骜收拾好心情,继续迎接来自赵军的考验。

好消息是,因为前军十万大军的舍命相抵,虽然无济于事,却也用他们的性命为中军主力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虽然阵线依然有些凌乱,但想比于刚刚的杂乱无章已经好了许多。

一道道军令从蒙骜的口中发出,再由一匹匹快马传递到大军的各个角落,在秦军精锐的带动之下,即便是战力稍弱的楚军也有模有样地跟随着布阵而行。

眼见着一个似圆非圆、似方非方的防御圆阵就要形成。

然而,坏消息是:面对着赵军的反击,尤其是那三千“铁浮屠”,蒙骜实在是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即便前行己方铁骑失陷的情形,蒙骜已经通过探马得知。

可是,赵军那是早有准备,而自己却是无备而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1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历史连载541万字

作者:昆吾

简介:【权谋】+【热血】+【争霸】+【杀伐】“朱由检,安心的去吧,你的一切将由我叶轩来继承,从现在起,我就是大明的第十六位皇帝——崇祯,朕在这里立下誓言:你朱由检杀不了的人,我崇祯来杀,你朱由检做不到的事情,我崇祯来做,李自成、张献忠造反?那也要看朕给不给他们机会!建奴屠我中原族人?那朕便屠了建奴,亡其种,灭其族!八大晋商私通建奴,为其耳目?那朕便抄家灭族!文人无知、无能、无耻,叛国投敌,那就杀他个天翻